而说到线上销售,购买体验是绕不过的环节,这也直接决定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京东快速的物流体系、仓配体系和快递小哥专业的服务态度,都能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有很好的体验。消费者购买之后,品牌方会根据京东超市后台的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又一个3年的市场培育和磨合,京东线上食用油品类的一线品牌整体市场份额趋于成型,三大主力品牌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我们觉得是时候把二三线品牌、常规品牌、区域性品牌拉到线上了,同时开始与各个品牌推出定制化产品,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艾国辉说。
更重要的是,基于京东大数据的洞察,京东食用油团队发现,用户分层逐渐出现了。消费端人群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买油的权利从厨房的主导者变成了家庭中的年轻一代,他们更关注营养健康层面。所以,目前为止,食用油行业的实际购买者分为两类:实际购买者就是使用者;购买者与使用者分开,子女买给父母。
消费者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只吃一种油,而是以两到三种油为主。而且,整体线上用户的年龄段逐渐趋于年轻化,他们更倾向于中小型包装,反而传统5L的包装,放在家里很久都吃不完。
于是在2017年底,京东联合中粮推出"温情版的3.09×2",即里面有3.09升的玉米油和3.09升的葵花油,倡导油换着吃更健康的概念;且两个3.09加起来正好是6.18,又是京东的店庆日,极具特色;更重要的是我们打破传统,在产品包装上面进行了创新,加入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温暖标签文案,贴合家庭氛围,这支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了2017年年货节第一爆款礼盒,更是第一支销售破千万级的食用油礼盒单品。
京东联合中粮推出"温情版的3.09×2"
相对应地,还有一部分群体,尤其是老一辈和三口之家的家庭,他们更愿意买大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买的越大越便宜。针对这一群体,京东还联合品牌方开创了6.18L的产品。
与此同时,行业不断变化的趋势也逐渐显现——线上也能做出爆款,还能往线下输送。葵花籽调和油品类是最好的例证。
这时候,基于消费者的精准营销也同步展开。数据显示,今年5月15日"中粮品牌日"当天,通过H5、微博、微信等多维度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扩大消费者的触达面。当天就取得了销售规模增长300%、粉丝提升200%的成绩。
区域化品牌、新兴市场,未来增长点可不止一点点
连续五年蝉联第一,是对京东食用油团队成果最好的证明。"时刻保持紧张、饱满,不断学习和突破的工作状态始终没有变。"作为领头人,从今年4、5月开始线上增速的开始放缓,让艾国辉感受到了压力。
他们与品牌方商议,进一步变换策略,用线下场景式消费的方式,加强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
品牌方层面,金义磊透露,11月6日-11日,上海万象城,不仅在线上开展了福临门自己的营销活动,与京东在线下还开启了新的"快闪店"模式。"这是多年来,福临门品牌第一次与京东一起来做线上线下融合的打通,为的就是与消费者能有一个新的场景式沟通。同时,我们还会开展一些直播项目,把消费者的互动信息再引流到线上。"
福临门与京东超级秒杀日的合作也如火如荼
京东层面,也推出了"一试爱上"项目,即把小样直接放入消费者的包裹中,让消费者收到产品后先有直观的感受,切身体验后再回来购买产品。
虽然难,但在艾国辉看来,线上食用油品类的天花板远没有达到,未来的增长点可不止一点点。
现如今,京东食用油团队已经扩展到了10人以上。每个人的角色更为细分,根据每个品牌的特性,每个采销会分别对应几个核心品牌。专注服务品牌方,在了解品牌产品特性的前提下,帮助品牌方进行制定下一步的策略和规划。具体操作过程中,会结合京东不同节点的活动,帮助品牌做好相应品牌的线上规划,从而带动相应品牌的整体发展。
除了食用油的核心品牌,根据核心油种的差异,艾国辉对常规品牌也分出两个梯队,"最终做到全产业链,一定是在各个油种中都有相应的产品和份额出来"。
实际上,对标线下来说,目前京东食用油的一部分细分品类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艾国辉计划未来把这些细分品类单拎出来,进行精细化运营,由专人负责,去实现远高于核心品牌的增长。
当然,更大的空间在于人群的进一步细分。除了老年人和青年人,还会细分出孕妇、男女、某一年龄段等,他们可能有更多自己不一样的需求。"我们现在也看到,这类细分用户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根据京东大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未来还是会多和品牌方做C TO B的反向定制,同时推出新的产品。"
此外,一个能看到的明显变化是,区域类的油种和品牌,它有全国化的潜质。2016年的时候,京东曾做过测试。以菜籽油来说,从传统渠道来看,西南地区使用的人比较偏爱,消费结构占比较高。但随着异地人群流动的增强,把它变成全国性的油种是极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