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熬夜‘剁手’了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下,第12个“双十一”消费者尽情释放“买买买”的热情。从各大平台的成交数据来看,11月1日-11日,电商交易额再创新高。
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季(11月1日至11日)总成交额达4982亿元人民币,再破纪录。
京东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时59分,“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再次创造新的纪录。
苏宁易购官方公布的“双十一”战报显示,11月1日0点-11日1点,苏宁易购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72%,1110超级买手直播间的直播带货累计销售破亿。
……
这场疫情期间全球最大的消费节,路桥人不止买买买,更卖卖卖。开网店、做直播、运营粉丝、迭代产品,路桥区电商企业开启发展加速度,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云端消费新体验。
截至11月12日,“双十一”路桥区电商产业园线上交易额突破2800万元,较去年增长30%。
逆势转型 掘金“直播经济”
“欢迎新宝宝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们主播现在做的是甲片延长。这款C弧甲的特点是超薄,宝宝们可以采用半贴操作……”直播台上,台州美东美甲工作室主播黄艳,柔声地说着美甲教程,直播平台上“客似云来”,留言板上互动频繁。随着客服进一步推送,抖音、旺旺下单的提示音不绝于耳,边上有个小助手进行讲解,两位客服进行直播对接,隔间外面,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在侧,美工、摄影、策划……忙得走路带风。
从去年开始,台州市美东美甲工作室负责人黄艳走上了电商直播之路,迎接了转型后的第二个“电商节”。
“工作室在抖音、淘宝都开设了直播平台,还制定各种优惠套餐,‘双十一’是流量盛宴,只有让观众看到实惠,流量才能变现,而我们提前制定优惠套餐、主播授课的带货模式,让更多人学会这种看起来不易操作的产品。”黄艳说,“双十一”提前预热,直播室日均观看率达到3000,一单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在“双十一”当天“抄底价”,营业额呈现井喷态式,去年比翻几番。
“疫情期间,我们正常直播,大家转而网购,我们边教授产品的用法,边进行销售,购买力急剧上升,还有不少东南亚等地区的客户。”黄艳介绍。
一年前,黄艳还在楼下守着一间小门面,用传统的方式进行销售,看客流做生意,发朋友圈,做淘宝店,但生意却不温不火。于是她就把目光瞄准直播行业,中国日用品商城开设了公益直播课程培训,如今她的淘宝店已成为双皇冠店铺,销售额更是水涨船高。
“美甲这类小众产品,有技术含量,但是通过黄艳的转化,得到粉丝的认可,粉丝粘度就大,成交量也高。”一路看着美东美甲工作室成长起来的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电商公司经理陶美丽说。
今年,黄艳还被评为台州市十佳“巾帼云创客”。如今,第二家店铺也在筹备中,接下来美睫、纹绣、纹身等产品依次上架,合伙人已经就位,新主播正在“试水”。
无偶有独,隔壁的子木童品店也在抖音上直播,发货忙得脚不沾地。之前安于传统的销售模式,在中国日用品商城一楼一间只有16平方米转角铺里销售的“抖店”老板王晨,受疫情影响,从实体店转型直播带货。在参加了多次商城组织的公益培训课程后,也变成了直播带货的“老司机”,并在这个电商节上大展拳脚。
“现在的年轻人不太逛街,但他们刷抖音、刷短视频,我们就发掘了这个‘新大陆’。每天两个主播轮流直播,日浏览人次达2万左右。”“双十一”搞满减活动,大家为了凑单“薅羊毛”,购买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销量是平时的两倍。
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王晨干脆把实体店转让了,一心一意发展“直播经济”。
黄艳、王晨只是中国日用品商城电商千百万行动中成功转型的商户之一。从2017年开园以来,中国日用品商城厚植“互联网+”战略,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开启公益培训课程,三年培训总场次超300余场,服务2万余人次,全面吹响电商操盘手集结号。
加码布局 扬帆新电商蓝海
走进位于中国日用品商城四楼,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的路桥电商产业园,相比楼下熙熙攘攘的人流,这里显得有些静悄悄。记者随机推开一家店铺的玻璃门,看到的却是忙着直播、发货的商家。
“我们立足中国日用品商城的实体市场集聚效应,以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为目标,打造综合性电商服务产业群。”陶美丽说,路桥电商产业园是目前台州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条件最好的电商运营产业园,也是台州首个批发市场网商中心。
入驻路桥电商产业园的企业除了中国日用品新商城的经营户、跨境电商和微商外,还引进设计、摄影、电商运营、电商金融等电子商务上下游各类服务性企业,提供创业孵化、资金支持、技术服务、运营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台州传统商贸业的转型升级。
在园区内,书吧、咖啡吧、健身房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小型会议室和配有LED电子屏的大型会议室也可以满足入驻企业开会、人才培训的需求。
除了硬件,电商产业园还为入驻商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开设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与台州学院等高校建立实习基地;举办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缓解电商企业招人难;组织开展电商直播讲座、交流分享会、沙龙论坛等活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合作共享的“朋友圈”机制……
9月28日,中国日用品商城还启动了电商百千万行动计划,通过百万商户帮扶、百名主播进城入铺、电商人才培优、电商招大引强等行动打造“百名万级粉丝主播、千家电商示范店铺、万种优选网红产品”,实现市场线上交易额新增长。
据了解,目前园区共入驻电商企业65家,既有1688中小企业商学院、淘宝认证MCN机构传喜联盟、支付宝、杭州好牛等服务性企业,又有吐火罗、新飞速、霸科工贸、九轩塑业等龙头企业,2019年线上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有1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
近年来,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引导四大主力业态扩展线上渠道,全方位帮助商户电商转型,通过互联网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的商户达950家,约占商户总数的42%,2020年线上交易额有望突破20亿元。
前不久,为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培育经济新动能,路桥区出台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扶持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电商企业发展、扶持跨境电商发展、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扶持引进电商人才、扶持电商重大项目等方面发力,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站式服务 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营销受阻、线上迅速崛起,直播电商迎来全面爆发式增长,不少商家加大投入,直播带货成为品牌重要的营销方式。
“各位抖友,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款雪地靴,颜值很高……”专门装修设计的直播房间,清一色高颜值、活力四射的导购、直播人员,每天9时,台州荣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准时开启天猫和抖音的同步直播,今年他们的主打产品是女鞋,5个直播间共进行了10场、100个小时的直播。
“亲,包邮的喔”“亲,请稍等”……在办公区域,客服人员全神贯注地敲击键盘,运指如飞地处理着下单客户的信息。
“我们通过前期选品、活动策划等一系列准备,在‘双十一’期间共卖出10万双女鞋,销售额达到500万元,圆满完成了既定的销售目标。”台州荣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建挺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能单纯靠低价来吸引消费者,提高用户体验度才是关键,把最合适的产品推荐给顾客。”通过细分定位,主打女鞋,而且针对南北方气候不同,推出合适的产品。
直播运营、主播孵化是荣久科技的主要业务。在该公司门口,记者看到了《路桥区“百名巾帼主播”2020年培训项目承接清单》,上面清楚列明各项培训课程。彭建挺说:“这里的《网红主播孵化视频剪辑培训》是我们12月份培训课上将要讲的内容。”
不仅是荣久科技,魔筷直播基地是魔筷科技推出的直播电商产业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包含直播培训、网红孵化、带货工具、直播供应链、电商运营等在内的一站式产品和服务。
塑料制品、化妆品、雪地靴……在台州魔筷直播基地货品陈列区的货架上,数千款产品整齐地排列着。
“你看这是一款网红爆款水杯,我们与生产厂家合作,帮助其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台州魔筷直播基地负责人阮狄拿起一款造型精致的水杯说,“我们8月正式入驻路桥电商产业园,路桥专业市场众多,服饰、鞋帽、箱包、凉席、塑料制品等产业兴旺发达,通过基地链接商家、网红和消费者,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拉动产品销售量。”
记者手记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今年“双十一”购物节再创新高的成绩单,生动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韧劲与活力。
采访中,记者发现商家对“双十一”态度不一,既有深度参与其中的,也有选择不参与的;既有从线下完全转型线上的,也有选择线上线下坚持“两条腿走路”的……
但是否参与这场消费盛宴,电商企业都不约而同选择将直播作为常态化营销方式。根据《2020直播电商研究报告》显示,有超六成的商家把直播作为常态化营销方式。正如采访中一位电商企业负责人说:“直播实时互动的优势,让许多‘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
2009年刚开始时,“双十一”成交额仅5000多万元,短短十余年,“双十一”成为全球瞩目的消费盛宴,成交额连创新高。对电商企业来说,“双十一”就是一次检验是否合格的“大考”,文章中提到的这些企业,基本都实现了销售额比去年翻倍,对他们来说,这场考试得了高分。
电商业务连续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有为政府”。以路桥为例,抢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加速构建的机遇,正在加快商贸业态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实体商贸+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商贸升级版,“双十一”为“双循环”写下了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