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彤认为,和“新贸易”相对立的,是旧规则依旧存在,包括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间的政治博弈,贸易保护主义等等——比如最近甚嚣尘上的中美贸易战。
而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要在这种复杂的格局下,实现中国智慧的全球分享。王树彤特别表示,不要说“赋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们要做的是输出,用自己的价值去吸引,而不是强行推广。
事实上,王树彤正是用敦煌网的积累和实践,以民间外交家的姿态,不断在全球推广中国经验。说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王树彤的国际知名度,远远高于国内知名度:
2011年,她开始担任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ABAC)中小企业组联席主席。
2013年,她发起了针对APEC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能力建设项目—CBET(Cross Border e Commerce Training),开创了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先例,21个APEC经济体参与,累计培训亚太地区的8000余位中小企业主,连续4年被写入给APEC领导人的政策建议。
2015年10月,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共同见证中土之间签订中国第一个双边跨境电商合作协议。
2016年10月,APEC领导人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再一次见证敦煌网发起并促成的中秘双边协议。
如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已经很难想象电商为什么会是一个什么“难题”。但王树彤走过全球五六十个国家,看到的是电商能发展到这种无孔不入境地的,在全球只有中国,连美国都做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欠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落后程度无法想象。中国要把互联网20年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拿出去分享,也借此搭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
为此,王树彤准备了很多干货,让敦煌网输出的价值能够引起对方的高度兴趣,包括搭建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为双边中小企业更好地对接互联网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开展跨境电商能力建设,培训中小企业如何做跨境电商。
而对于敦煌网来说,以前是以民间身份做线上跨境贸易,现在当然也是,但因为和国家顶层设计的节奏合拍,会得到远大于以往的助力。
记者在采访结束前,问了一个问题:“你把自己的经验都拿出去了,将来不怕人家复制,不怕被赶超吗?”
王树彤说:“新贸易时代想保持领先,一看你敢不敢拥抱这个时代,二看你有没有全球化的思维。现在我还要加一点,没有全球化的胸襟,也做不成这事。”
采访结束后,她带着记者走到了公司里一块看起来像好莱坞电影五角大楼里指挥处的屏幕前,世界地图上动态的红线示意着平台全球交易的实时路径,不停往上跳的数据是每一笔订单的金额。全球跨境贸易实时展示在这个女人面前,她的权力和能力毋庸置疑。
突然很好奇,如果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他会不会隔着万里重洋,和王树彤站在一个类似的屏幕前,琢磨万里之外对手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