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ChatGPT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文化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文化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 ” 后国际金融危机 ” 时代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背景和机遇

数字经济发展,源于科技的创新。从科技本身来说,大致是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到新IT(Intelligent Technology);从空间来说,大致是现实世界到融合世界再到数智世界;从典型产品与应用形态来说,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电脑(信息化)、互联网(网络化)、智能产品(智能化)。现在的手机就是对电脑的加强,区块链就是对互联网的强化,而元宇宙、ChatGPT就是新一代的智能产品。

数字经济是一种将数字信息、大数据信息视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将现代通信技术做为主要生产、传播方式,将互联网以及依托其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平台视为主要承载主体的新经济形态,是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数字化信息结合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2018年,包括美国、英国、中国等在内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体经济体量超过30万亿美元,占当年各国GDP总和的40.3%。

“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的平均名义增长速度约为 5%,超过同时期全球GDP 的增长速度约3个百分点。不少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09年,英国发布《数字英国》;2010年,德国发布《数字德国》(2014年,意大利颁布《意大利数字战略日程表2014—2020》;2015 年,法国发布《数字法国计划》。

2016年,中国在G20 峰会上提出基于“数字经济” 的合作倡议,同年10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2021年发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数字经济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中被单独列为一章进行论述。

“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2018年,中国以4.73万亿美元的巨大数字经济体量,成为仅次于美国(12.34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为35.8万亿元,占GDP的36.2%,增速为15%,远超其他国家。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领先的一线城市数字经济平均规模达1.4 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2%,新一线城市的数字经济平均规模为3718亿元,占比达到46%。其中,上海数字经济规模体量最大,达20590亿元,北京数字经济规模体量仅次于上海,为19468亿元。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2018年以前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到2019年增长率下降至7.3%,但依旧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经从2014年的2.4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4万亿元,增幅接近一倍,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9%。

“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中国文化及相关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基本原则包括把文化产业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把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结合、把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尤其是数字化、科技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文化产业以其特色化、专业化、生态化、创新性为激活社会发展活力、解决区域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1年10月18日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集体学习。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和统筹。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数字经济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利好条件。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包含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将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呈现L型增长趋势,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急需寻求新动力。而数字化是近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要有新动力,数字经济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支持。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如云演艺、云展览和沈浸式业态等。争取2025年,培育20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各具特色、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打造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顺应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将优质内容、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人才等汇集到互联网主阵地,将重点集中在移动端,并引进5G、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

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显著。根据《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9)》,2018年,数字技术应用广泛的新闻信息服务类、内容创作生产类、文化传播渠道类文化产业的利润总额分别为2045亿元、1988亿元和518亿元,网络视听行业的市场规模达2016亿元,网络游戏业务收入1948亿元,数字出版业收入8330亿元。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互联网在线经营数字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复苏的重要手段。

“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数字经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改造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整个产业和产业链,反映了数字技术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乘数和叠加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产业中,传统的产品最重要的的功能输出单向的信息。在数字经济下 的文化产业,信息价值下降,体验价值上升。这是整个行业最重要的趋势。它将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智能化是数字经济下文化产业发生的最重要的改变。智能化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种趋势。在数字经济文化产业中,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

第二,交互感是指在数字经济文化产业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互动交流的感受和体验。人类获取信息的 83%来自视觉,人类认知记忆的 70%来自于交互。人与内容的跨屏交互,将取代传统的单向内容呈现,使交互感成为文化数字化场景的重要特征。ChatGPT 的问世,进一步强化了交互感的价值。

第三,沉浸式是文化产业融合方向。在信息获取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正在通过 5G+8K、XR、AI、元宇宙等技术,推动寻求构实体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无感切换、无缝衔接的沉浸式物联网融合体验。而将技术和体验的结合,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将用户带入虚拟世界,让用户如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沉浸在其中。是沉浸式的特点。将沉浸式体验应用于数字经济文化产业中,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和价值。

第四,精准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精准管理,从而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科技手段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过去的观众,可以很方便的对文化产品,实施放大、驻留、回放等过去无法实现的手段来欣赏作品,形成新的消费习惯。2022年的足球世界杯和2023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电子裁判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扩展了精准性的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下的文化产业行业优化最具潜力

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不再只是传统的逻辑关系和价值交换,参与生产、消费等环节的群体角色也在不断变化中,各生产要素也在融合、创新的大趋势下开始发挥更大的价值,通过不同生产要素的共享、集聚、耦合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创造新的行业和新的商业模式。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包括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强化科技在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行业的应用”。

同时发展规划提出“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加强文化和旅游装备行业研究”,表明数字化升级成为推动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近十年国家发布的相关支持政策来看,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线始终伴随着科技的革新与进步,业已成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抓手。伴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共创分享为特征的数字文化装备制造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世亚数博会”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

2023世亚数字经济博览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电商网”新媒体平台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电商网立场。电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联系邮箱:service@cndsw.com.cn。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2日
下一篇 2023年5月12日

相关推荐

  • 2026河南省人工智能大会|中原(郑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

    2026中原(郑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定于2026年4月28-30日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规划展览面积30,000平方米,预计参展企业500家,专业观众预计达28,000人次,展会规模与影响力将创历届新高。展会将广泛吸引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等多个地区的展团、机构与企业参展,国际化参展比例预计超过18%,力争实现多方共赢、成效满意的展会目标。

    2025年11月4日 会议展览
  • 具身之智,重塑未来“2026深圳人工智能展”具身智能展区全球邀约

    六年沉淀,2026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GAIE)暨第七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具身智能展区链接近50,000名来自医疗、制造、物流、零售等领域的专业买家、投资者与集成商,现向全球机器人品牌、核心供应链、场景方案商发出邀约——来深圳,把未来搬进展台,把商机变订单!

    2025年10月25日 会议展览
  • 聚焦深圳,预见智能未来:2026深圳人工智能终端展全球邀约

    在政策红利与产业集群双重驱动下,深圳正引领全球AI终端产业变革。2026年5月14-16日,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指导,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和深圳会展中心共同主办的2026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七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GAIE 2026)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1号馆盛大开幕。诚邀全球企业共探技术边界,共享万亿市场机遇,见证“万物智联”新时代的到来。

    2025年10月25日 会议展览
  • 招展工作全面启动!2026杭州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杭州智博会

    世亚人工智能产业展览会(简称:世亚智博会)是一场专注于全球智能科技领域新的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综合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世亚人工智能产业展览会(简称:世亚智博会)催生于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变革,萌芽于蓬勃生长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时代,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全球数字化变革中,已逐步成长为业界权威性的智能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服务平台。

    2025年10月20日 会议展览
  • 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2026杭州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博览会”

    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定于2026年05月14日-16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召开“2026杭州国际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博览会”。展会总规划面积为1.5万平方米,展品类别涉及各类人工智能终端,包括AI手机、AI PC、AI平板、大模型一体机、AI可穿戴设备、AI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工业级AI终端、其他新型AI终端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与场景应用等。该展会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全产业链专业展,以通过AI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展览形式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公共服务、商业等领域的落地,高水平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助力中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全方位提升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2025年10月17日 会议展览
  • 唯一获国家级认证的AI行业盛会: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

    近日,中国展览馆协会正式公布第六批展会项目认证结果,本次全国仅14个展会通过认证,“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凭借其专业性、规模化和行业影响力脱颖而出,

    2025年10月10日 会议展览
  • 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终端展太顶了!AI疯狂席卷,未来已来!

    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深耕六载,始终紧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通过搭建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对话的展示平台,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联动与资源精准对接,为创新成果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消费端的全链条转化提供助力,推动前沿技术真正扎根行业场景、赋能制造、医疗、城市治理等千行百业。

    2025年10月9日 会议展览
  • 相约齐聚2026深圳人工智能展,共奏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音

    作为覆盖人工智能全生态链的专业展览会,2026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七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始终紧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通过搭建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对话的展示平台,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联动与资源精准对接,为创新成果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消费端的全链条转化提供助力,推动前沿技术真正扎根行业场景、赋能制造、医疗、城市治理等千行百业。

    2025年8月26日 会议展览
  • 重磅来袭!2026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七届深圳人工智能展览会

    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深耕六载,始终紧跟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方向,通过搭建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对话的展示平台,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联动与资源精准对接,为创新成果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消费端的全链条转化提供助力,推动前沿技术真正扎根行业场景、赋能制造、医疗、城市治理等千行百业。

    2025年8月21日 会议展览
  • 深圳人工智能展【AI需求征集】精准对接,激活AI采购与应用新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从技术突破迈向产业落地。面对海量技术供给与多样化应用场景,如何高效匹配资源、实现“技术变现”与“场景赋能”,成为企业与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打通人工智能行业供需“最后一公里”,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正式启动人工智能供需对接之需求方征集活动。依托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GAIE)与协会自身资源,我们致力于为需求方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场景”的精准对接服务,助力AI需求快速“变现”。

    2025年8月19日 会议展览

0755-331076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客服邮箱:service@cndsw.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20:30,节假日休息

周末值班(9:30-22:30)

低碳在线www.iditan.cn)于 2025 年 8 月在深圳市完成筹备并正式上线运营。平台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