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屏边电商产业园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物流车引擎轰鸣,工人忙着分拣、装箱、搬运百香果与猕猴桃,每天2-3吨的分拣量,累计50吨百香果、100吨猕猴桃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这热火朝天的场景,正是屏边县以电商为笔,书写乡村振兴富民答卷的生动写照。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优势,让屏边的果子自带“生态基因”。为解决优质水果的出山难题,屏边县依托电商渠道“破圈”,在2020年引进云南品新集电商公司入驻白河镇腊哈村,以订单农业模式直联农户,日均发货4000-5000单,帮助140余户农户通过木瓜销售增收近50万元。
如今,电商平台让当地果农议价权显著提升。随着百香果等地头收购价提高,全县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连年大幅增长。以福民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自去年12月拓展电商板块以来,已在拼多多销售小黄姜单品达127万元、单日最高单量超1万单。
“公司每年6至8月收荔枝、猕猴桃、百香果时,附近村民参与分拣、打包,日薪120-200元。其他月份收生姜、芋头,全年都能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该公司仓库管理员林鹏艳说。公司总经理林员竹坦言:“电商渠道卖出了好果,让全国消费者通过水果认识屏边、爱上屏边,也给乡亲们创业增收。”

为彻底破除困扰山区农产品销售的物流运输桎梏,屏边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网。村级电商服务站扎根乡野,让农户寄递更便捷;乡级中转中心整合快递资源,提升分拨效率;县级智慧仓则用技术优化调度。这套体系让农产品出山时效大幅压缩、流通成本显著降低,推动屏边果子不仅卖到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大城市,还通过
跨境电商进入东南亚市场,彻底打破传统线下“收购半径小、价格被压”的困局。
“以前果子运出去要两三天,现在冷链车直达,上海的消费者第二天就能尝到鲜。”物流公司驾驶员的话,印证着物流升级带来的改变,也让更多利润留在了农民口袋里。

电商助农,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屏边县深耕本土“新农人”培育,在村镇大力开展
电商直播、运营技能培训,系统教授直播技巧、供应链管理、流量运营等,让掌握数字技能的“新农人”快速成长,真正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更多屏边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成为连接深山与市场的“桥梁”。

今年,新现镇启动总投资800万元的中药材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3044平方米的物流科研中心与加工车间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在特色产业园区,溯源技术让消费者清晰看到农产品从采摘到配送的全过程;智慧果园管理系统、精准分拣线、冷链物流等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产业效率;残次果深加工提取高附加值产品,则让“全果利用”成为现实……通过这些技术赋能的有力举措,促使电商销售数据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兴平台快速发展,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活力,渗透到农业产业全链条,为乡村振兴加装“智慧引擎”。

夜幕下,屏边电商产业园的灯火依旧明亮。果农重掌定价权的笑脸、新农人拓展销路的脚步、村级站点日益繁忙的身影,共同勾勒出电商助农的鲜活图景。当一箱箱鲜果“飞”向全国,深山与市场的距离不断缩短。电商快车正载着屏边农户的致富梦想,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杨志秀 刘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电商网”新媒体平台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电商网立场。电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