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交会
-
同期活动 | 共探超千亿机器人市场,新生代产品高交会亮剑
作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枢纽与创新高地,中国正迈入新一轮质效双升的增长周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47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40%,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主引擎;预计至2028年,这一规模将跃升至1080亿美元,以2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领跑全球赛道。
-
全国双第一!深圳机器人产业产值、企业总数领跑
52年前,全球第一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WABOT-1站立起来,从早稻田大学实验室迈出第一步,虽每步耗时45秒,却已震惊世界;最近,作为国内第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无需人工干预或关机,全球首次实现自主换电,机器人工作“连轴转”的场景成为现实。
-
中国科技第一展引领全球科创风向标 三千余投资机构万亿巨资云集
中国科技第一展——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这场集结全球科创精英、汇聚世界尖端科技的盛会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盛大开幕。
-
2025高交会打造“科技强县展区” 县域经济迎来创新发展新引擎
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将于2025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举行。本届高交会首次设立“科技强县展区”,聚焦县域产业链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集中展示科技创新赋能县域经济的新成效,生动展现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蓬勃图景。
-
高交会同期活动“百家争鸣” 以科技大平台助企业破“圈”出彩
当科技浪潮席卷大湾区,一场场聚焦创新的盛会正在深圳绽放光芒。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期间,福田区军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推介会、高交会湾区企业及产学研合作百人论坛、“2024 未来科技・数字经济新质产力大会” 接连启幕,以多元视角解构产业变革,以务实合作打通创新链路,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
爆火!2024年深圳新增机器人企业多达14534家,商用落地成关键
最近一段时间来,会跳舞、会骑自行车、会跑马拉松、会打擂台的新型人形机器人不断涌现,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可期,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新的大众智能终端。无独有偶,2025年4月1日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深入挖掘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市挖掘开放各类应用场景,招引企业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
协会联动亮点频现,多维合作赋能观众服务“2025深圳高交会”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已进入全面筹备的关键阶段,为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科技盛会,高交会观众部近日启动“走进协会”专项合作计划,与深莞佛多地重点行业协会展开深度洽谈,成功搭建资源对接桥梁,标志着展会服务向产业链协同迈出重要一步。此次合作以“资源互补、信息共享”为核心,旨在构建“展会-协会-企业”多方共赢的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产业注入活力。
-
看一眼就付钱!全球首个智能眼镜支付上线, 解放双手时代来了
还记得从现金到扫码支付的便捷跨越吗?如今,支付方式迎来又一次颠覆性革新!6月17日,Rokid携手支付宝,全球首发“看一下支付”功能,将其搭载于Rokid Glasses智能眼镜上。这意味着,支付不再依赖手机操作,用户只需“看一眼”收款码,搭配语音指令,即可轻松完成交易,真正实现了从“扫一扫”、“碰一碰”到“看一看”的支付体验跃迁。
-
教育部力推“AI进课堂”!2025高交会解锁新兴市场AI教育密码!
教育部今年重磅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实施方案》,明确将AI素养纳入基础教育核心目标。全国超万所中小学正试点建设“智慧课堂”,真金白银投入千亿级教育新基建!这场自上而下的变革,不仅为传统课堂注入“超强大脑”,更引爆了教育科技产业的黄金赛道——政策红利正驱动AI教育从概念走向普惠化落地。想知道AI如何真正改变课堂?
-
2025高交会“两会”启幕,全球资源聚势而来共赴科技合作新征程
作为第二十七届高交会聚焦产业对接与资本赋能的核心引擎,“全球采购对接大会”与“全球投融资供需对接会”肩负着打通技术转化链路、激活创新生态的重要使命,将于2025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重磅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