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网】11月27日讯,为了让更多品牌看到一条面向未来的长期主义用户增长路径,小红书推出《Rediscuss·种草用增》专栏,并携手《种草》作者于冬琪,对互联网行业的代表性品牌展开系列深度访谈。
本期,我们将视角转向互联网电商——1688,并通过对话 1688市场总经理 彭子轩,梳理出1688在小红书上的增长实践经验,进一步验证了「种草用增」方法论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可复制性与普适价值。

1688,这个阿里巴巴旗下AI驱动的供应链平台,在小红书上成了年轻人的生意和生活搭子。
长期以来,1688被视作源头工厂的聚集地,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商家和采购批发商。但如今,它在小红书,用全新的方式连接消费者。这本是一场“不搭界”的组合:一边是生意逻辑,一边是社区表达。但1688恰恰在这种反差中找到了自己的增长新路。
本期内容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拆解1688在小红书的「种草用增」路径:
·人群认知的重构:为什么年轻人开始主动“逛1688”?用户心智如何转变?
·品类货盘的重塑:什么样的品类和产品更适合用内容触达?源头货如何从工厂走进消费者?
·内容场景的融入:如何通过博主、种草、搜索等方式建立与用户的长期连接?
识别人群机会:让生活的需求,激活生意的机会
在“理性消费”和“性价比至上”成为共识的今天,“平替文化”在小红书快速蔓延,催生出一股由用户自发推动的内容潮流。
在这次增长实践中,1688不以用户身份来划分,而是以用户动机和行为来寻找交叉点。特别是在小红书上,那些看似消费的买家,其实也是卖家。
她们是宝妈,是自由职业者,是在家选品的小微创业者——白天在小红书种草,晚上在1688下单。1688既是他们的“生活搭子”,也是“生意搭子”。1688将这类人群定义为关键突破口:她们身处人、货之间,天然拥有兼顾用户审美与B端逻辑的判断力。
围绕这批人,1688在小红书上做了两条线的沟通:
· 针对“B端商家”:1688以「生意搭子」的角色,围绕广泛用户拆解画像标签,针对具体标签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如大学生赚钱、白领做副业、离职再创业等内容,把1688“让生意更简单”,融入用户们关于人生阶段的感性诉求中,激发更多链接的可能性”。
·针对“个人用户”:1688则是以「生活搭子」的角色出现,围绕“平价好物”“源头工厂”等关键词展开内容运营。通过博主笔记、用户分享,强调“1688是花小钱就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搭子”。

在人群侧,这种“双搭子”打法,带来了非常直接的变化:在个人用户侧,“追求性价比”人群的渗透率几乎翻倍;在B端商家侧,原本空白的小体量商家群体,实现了快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这批兼具生活与生意双重身份的用户,正在为1688打开后续的品类空间——从女装,到婚庆,再到二次元手作,他们既是最早感知趋势的人,也是第一批把内容变成订单的人。
如果说平台过去习惯按角色划分人,那么在小红书,1688更像是先找到了一群“既要生活,也要生意”的人。把这批人服务好,很多新品类、新需求,自然就长出来了。
拓展潜力品类:让内容找到货,让货回应内容
在小红书,1688没有沿用自己的类目地图,而是先把视角交给社区:先看人群在聊什么、搜什么、反复种什么草,再回过头来判断哪些品类值得押注。
借助小红书灵犀的数据能力,平台把内容热度、搜索行为、互动数据,与1688站内的交易表现交叉在一起看。结果发现,除了原本就强势的服饰类目之外,社区里还长期存在几块“被忽视的热区”——比如“备婚用品”“二次元手账”“运动穿搭”等。
这些品类共通的特征是:情绪浓度高、内容表达力强、但在传统电商中供给零散、不成体系。
1688的策略是“顺内容找货”,再“以货回应内容”,搭建了一套以用户反馈为起点、以商家能力为基础的供需筛选机制:
1. 用户端:必须有足够的内容热度,比如被频繁种草、带货、回搜的关键词;
2. 供给侧:商家需具备稳定产能、履约能力,且能匹配用户的审美与服务标准;
3. 投放运营:以“小二测品+博主开箱+落地页承接”方式打造内容转化链条,用一篇真实可感的种草笔记撬动一整个类目的生意启动。
婚庆场景是一个典型样本。
从婚礼请柬、布置气球、伴手礼到婚纱配饰,小红书上的内容已经形成完整消费链条,1688做的事情,是用“精选优质工厂”去和这条链路一一对位,反推上游商品结构的调整。数据显示,“备婚”类目在平台的LTV与ROI近一年内收获了较高增长,在小红书上众多备婚人群通过1688完成采购。

二次元场景也是类似逻辑。过去,想买手账、娃衣、痛包的人,要在各个渠道零星找工厂;现在,这些高度个性化的需求在社区里表达得越多,1688整合产业带资源的力度就越大,从“小单零做”的分散供给,往可复制、可规模化的标准供给上推。
可以说,1688是在有意识地寻找在用户中有真实热度的内容,去迭代匹配更好的供给。
真正决定哪些品类值得上新、哪些工厂值得被看见的,不再只是后端的类目规划,而是前端的搜索行为和内容共鸣。
当选品权交一半给用户、交一半给内容,1688在小红书上长出来的,不只是几个新类目,而是一种新的生意方式:
先让内容替用户挑货,再让货去证明内容说的没错。
深耕内容场景:让每次种草,都能巩固长期心智
1688在小红书的内容策略,延续了“人群 x 场景 x 情感沟通”的逻辑。尤其面对B端商家群体,比如创业、副业等核心人群,平台不止是在传递信息,更是切中了一种“生意即人生”的共鸣情绪:在“搞钱”的背后,往往藏着用户对第二人生曲线的探索与自我价值的重建。
在内容形式上,1688主要围绕几个表达方向展开:
1、分享实用生意经验
通过创业故事、运营技巧等内容,帮助用户避坑提效,传递平台专业力。比如《2分钟教你居家卖货赚美金》,让“在家做外贸”成为普通人也能实现的副业路径。
2、展示真实优质供给
用实拍展示商品品质与使用场景,不只是讲“货源多”,而是让用户看得见、选得清,比如《源头工厂货盘展示》笔记,直接呈现“货长什么样、适合谁买”。
3、降低门槛,强化工具支持
重点介绍平台提供的AI选品、自动铺货、代发服务等功能,降低创业入门难度。例如《1个月找到人生出路》笔记,讲述用户靠1688逆转生活轨迹的真实故事。

这些内容方向,不只是在“讲好货”,更是在与B端商家共情:你不是一个人在找机会,而是平台和你一起寻找第二种“人生”可能。
1688在小红书的这场探索,是一次关于“重新理解增长”的实践。
种草是为用户提供与其真实需求高度匹配的优质货盘,并借助一个个具象的场景与内容,与用户建立对话关系。正因其源于真实需求,这样的种草自然能够驱动持续且高质量的增长。
作为品效合一的代表案例,1688 与小红书的「种草用增」共创合作,不仅实现了 GMV、CTR 等传统投放指标的明显提升,更在长期增长核心维度收获佳绩:客单价提升约 30%,用户 LTV 增长近 50%。(数据周期:2025/6/1-2025/9/30 数据来源:小红书&客户数据中台)

「种草用增」正是这样一种以人群为起点、以内容为桥梁、以生意为终点的增长方式。它是一套更长期的用户增长哲学——通过优质内容链接真实需求,让产品和场景自然对接,再通过体系化的投放和转化机制,把心智沉淀变成可持续的生意回报。